1. 首页 > 星座配对 > 文章页面

苏州狮子林的诗句(苏州狮子林描述)

苏州园林一日游 狮子林 寒山寺 盘门 园林 古诗,天天开班

大家好,关于苏州狮子林的诗句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狮子座的禅意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赞美苏州狮子林的诗句苏州狮子林的诗句关于狮子林有哪些传说一、赞美苏州狮子林的诗句

1.关于苏州狮子林的诗句

苏州园林之 假山王国 狮子林景点介绍

关于苏州狮子林的诗句 1.描写狮子林的诗句有哪些

1.《再游狮子林》清:弘历

本拟行宫一日间,念民瞻就策天闲。宁论龙井烟霞表,却爱狮林城市间。古树春来亦芳树,假山岁久似真山。小停适可言旋耳,寓意非因畅陟攀。

2.《游黄山宿狮子林作》清:崔国因

三十年前此地游,禅房草榻暂淹留。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自惜鸿泥成往迹,重携蜡屐豁新眸。山灵见我应相识,青瘦形容似旧不?

3.《晚过狮子林》明:姚道衍

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

半山云遏磬,深竹雨留禽。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

叩门惊有客,想亦为幽寻。

4.《游狮子林作歌》清:俞樾

佛伸手化五狮子,偶然游戏到吴市。五百年来僵不起,至今崭然成石矣。我来摄衣登其巅,奇奇怪怪言难传。五覆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地既弯环学盘谷,水亦曲折成斜川。可笑吾侪竟如蚁,乃于九曲珠中穿。书生立论怕随俗,偏向美中求不足。虽然山势喜空灵,未免游踪愁逼促。蛇行匍匐伍出关,鱼贯攀援邓入蜀。昌黎有言我能诘屈自世间,何肯低头入山腹。石兄闻而笑,君言何謷謷。米颠所见一拳耳,相对必具笏与袍。何况千岩万壑罗堂坳,非止片石堪论交。请君来此一平视,早巳游遍东岱西华北恒南霍中嵩高。君曾饱看新安大好之山水,又曾驱车远度秦函肴。试向此中寻取旧游处,一丘一壑无能逃。更比壶公缩地好,翻笑愚叟移山劳。纵不敢下垂伯睯务人足,似亦宜稍折元章居士腰。吾闻石言亦点首,凭栏啜茗不嫌久。坐听邻寺斋钟鸣,疑是林间狮子吼。

5.《狮子林即景》元:惟则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素壁光摇眼倍明,隔帘风树弄新晴;树根蛙鼓鸣残雨,恍惚南山水乐声。相君来扣少林宗,官纵盈门隘不通;散人风亭竹深处,石林分坐绕飞虹。

2.赞美狮子林的诗词有哪些

赞美狮子林的诗词有以下三首:

1.《游黄山宿狮子林作》年代:清作者:崔国因

三十年前此地游,禅房草榻暂淹留。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

自惜鸿泥成往迹,重携蜡屐豁新眸。山灵见我应相识,青瘦形容似旧不?

2.《狮子林竹下偶咏》年代:明作者:徐贲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3.《晚过狮子林》年代:明作者:姚道衍

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半山云遏磬,深竹雨留禽。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叩门惊有客,想亦为幽寻。

【简介】

1.《游黄山宿狮子林作》

年代:清作者:崔国因

注:崔国因,因摩崖诗刻,摩崖题刻而成名。题刻位于黄山风景区始信峰琴台石壁上。1884年崔国因游黄山宿狮子林,赋诗二首,刻于石壁上。

鸿泥,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的痕迹。清钱泳《履园丛话·古迹序》:“足迹所到,略志鸿泥,以备遗忘,不可谓之阅历也。”

蜡屐,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岫(xiù),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不,否。

2.《狮子林竹下偶咏》

年代:明作者:徐贲

即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幽竹”、“琴声”、“经房”,营造了一种静谧、雅致的氛围。诗中写溪涧、琴声,以声衬静,更加显现出竹林的幽静。诗人即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徐贲(1335-1380年),字幼文,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自号北郭生,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吴中四杰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

3.《晚过狮子林》

年代:明作者:姚道衍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3.形容狮子林名句

皇家题诗

弘历师子林叠旧作韵

每阅倪图辄悦目,重来图里更怡心。曰溪曰壑皆臻趣,若径若庭宛识寻。

足貌伊人惟怪石,藉如古意是乔林。何堪摹卷当前展,笑似雷门布鼓音。

弘历师子林再叠旧作韵

山庄御苑虽图貌,黄氏倪家久系心。恰以金阊重跸驻,可忘清宓一言寻。

略看似矣彼新构,只觉输于此古林。壬午摹成长卷在,展听松竹答清音。

弘历师子林三叠旧作韵

粉本石渠藏手迹,写虽因手运因心。真山古树有如此,胜日芳春可弗寻。

然岂耽哉斯洒洒,所堪嘉者彼林林。出游图便民瞻就,宁为夹途丝管音。

诗文

惟则师子林即景

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素壁光摇眼倍明,隔林风树弄新晴;树根蛙鼓鸣残雨,恍惚南山水乐声。

指柏轩中六七僧,坐忘忽怪异香尘;推窗日色暖如火,薝葡花开雪一棚。

相君来扣少林宗,官纵盈门隘不通;散入凤亭竹深处,石林分坐绕飞虹。

半檐落日晒寒衣,一钵香羹野蕨肥;春雨春烟二三子,水西原上种松归。

乌鹊争巢似愤兵,怒鸣死斗乱纵横;可怜踏坏桫椤树,满地落花无路行。

道人肩水灌畦蔬,托钵船归粟有馀;饱饭禅和无一事,绕池分食喂游鱼。

卧云室冷睡魔醒,残漏声声促五更;一梦又如过一世,东方日出是来生。

西邻母鹤唳无休,鹤意吾知为主忧;养得鹤成骑鹤去,扬州未必胜苏州。

蛙儿深夜诵莲花,月度墙西桧影斜;经罢辘轳声忽动,汲泉自试雨前茶。

林下禅关尽日开,放人来看卧龙梅;山童莫厌门庭闹,不是爱闲人不来。

斜梅势压石阑干,花似垂头照影看;白昼同云天欲雪,半池星斗逼人寒。

雪深三尺闭紫荆,岁晚无心打葛藤;立雪堂前人不见,秀云峰似白头僧。

4.关于拙政园的诗句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5.急

苏州园林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6.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有:

1、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释义:谁说今天不比昨天好,才知道这座城市中还有苏州园林的狮子林这个地方。

2、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释义: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3、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释义:居住在世上独一无二的偏僻幽静的山野,离开了城市的喧闹干扰。

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唐杜甫《后游》

释义: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6、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释义:一条小径盘旋在深山上,这个景象却坐落在繁华的市井之中。

7、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9、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释义: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一般形容环境好,幽静。

1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释义:清新的风,皎洁的月亮,远近的山水、风景,这些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但我对他们的感情却非常深厚。

二、苏州狮子林的诗句

1.关于苏州狮子林诗句

关于苏州狮子林诗句 1.描写狮子林的诗句有哪些

1.《再游狮子林》清:弘历本拟行宫一日间,念民瞻就策天闲。

宁论龙井烟霞表,却爱狮林城市间。古树春来亦芳树,假山岁久似真山。

小停适可言旋耳,寓意非因畅陟攀。 2.《游黄山宿狮子林作》清:崔国因三十年前此地游,禅房草榻暂淹留。

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自惜鸿泥成往迹,重携蜡屐豁新眸。

山灵见我应相识,青瘦形容似旧不? 3.《晚过狮子林》明:姚道衍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半山云遏磬,深竹雨留禽。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叩门惊有客,想亦为幽寻。

4.《游狮子林作歌》清:俞樾佛伸手化五狮子,偶然游戏到吴市。五百年来僵不起,至今崭然成石矣。

我来摄衣登其巅,奇奇怪怪言难传。五覆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

地既弯环学盘谷,水亦曲折成斜川。可笑吾侪竟如蚁,乃于九曲珠中穿。

书生立论怕随俗,偏向美中求不足。虽然山势喜空灵,未免游踪愁逼促。

蛇行匍匐伍出关,鱼贯攀援邓入蜀。昌黎有言我能诘屈自世间,何肯低头入山腹。

石兄闻而笑,君言何謷謷。米颠所见一拳耳,相对必具笏与袍。

何况千岩万壑罗堂坳,非止片石堪论交。请君来此一平视,早巳游遍东岱西华北恒南霍中嵩高。

君曾饱看新安大好之山水,又曾驱车远度秦函肴。试向此中寻取旧游处,一丘一壑无能逃。

更比壶公缩地好,翻笑愚叟移山劳。纵不敢下垂伯睯务人足,似亦宜稍折元章居士腰。

吾闻石言亦点首,凭栏啜茗不嫌久。坐听邻寺斋钟鸣,疑是林间狮子吼。

5.《狮子林即景》元:惟则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素壁光摇眼倍明,隔帘风树弄新晴;树根蛙鼓鸣残雨,恍惚南山水乐声。

相君来扣少林宗,官纵盈门隘不通;散人风亭竹深处,石林分坐绕飞虹。

2.形容狮子林名句

皇家题诗

弘历师子林叠旧作韵

每阅倪图辄悦目,重来图里更怡心。曰溪曰壑皆臻趣,若径若庭宛识寻。

足貌伊人惟怪石,藉如古意是乔林。何堪摹卷当前展,笑似雷门布鼓音。

弘历师子林再叠旧作韵

山庄御苑虽图貌,黄氏倪家久系心。恰以金阊重跸驻,可忘清宓一言寻。

略看似矣彼新构,只觉输于此古林。壬午摹成长卷在,展听松竹答清音。

弘历师子林三叠旧作韵

粉本石渠藏手迹,写虽因手运因心。真山古树有如此,胜日芳春可弗寻。

然岂耽哉斯洒洒,所堪嘉者彼林林。出游图便民瞻就,宁为夹途丝管音。

诗文

惟则师子林即景

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素壁光摇眼倍明,隔林风树弄新晴;树根蛙鼓鸣残雨,恍惚南山水乐声。

指柏轩中六七僧,坐忘忽怪异香尘;推窗日色暖如火,薝葡花开雪一棚。

相君来扣少林宗,官纵盈门隘不通;散入凤亭竹深处,石林分坐绕飞虹。

半檐落日晒寒衣,一钵香羹野蕨肥;春雨春烟二三子,水西原上种松归。

乌鹊争巢似愤兵,怒鸣死斗乱纵横;可怜踏坏桫椤树,满地落花无路行。

道人肩水灌畦蔬,托钵船归粟有馀;饱饭禅和无一事,绕池分食喂游鱼。

卧云室冷睡魔醒,残漏声声促五更;一梦又如过一世,东方日出是来生。

西邻母鹤唳无休,鹤意吾知为主忧;养得鹤成骑鹤去,扬州未必胜苏州。

蛙儿深夜诵莲花,月度墙西桧影斜;经罢辘轳声忽动,汲泉自试雨前茶。

林下禅关尽日开,放人来看卧龙梅;山童莫厌门庭闹,不是爱闲人不来。

斜梅势压石阑干,花似垂头照影看;白昼同云天欲雪,半池星斗逼人寒。

雪深三尺闭紫荆,岁晚无心打葛藤;立雪堂前人不见,秀云峰似白头僧。

3.赞美狮子林的诗词有哪些

赞美狮子林的诗词有以下三首:

1.《游黄山宿狮子林作》年代:清作者:崔国因

三十年前此地游,禅房草榻暂淹留。湿云侵岫晴疑雨,深谷藏风夏已秋。

自惜鸿泥成往迹,重携蜡屐豁新眸。山灵见我应相识,青瘦形容似旧不?

2.《狮子林竹下偶咏》年代:明作者:徐贲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3.《晚过狮子林》年代:明作者:姚道衍

无地堪逃俗,乘昏复到林。半山云遏磬,深竹雨留禽。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叩门惊有客,想亦为幽寻。

【简介】

1.《游黄山宿狮子林作》

年代:清作者:崔国因

注:崔国因,因摩崖诗刻,摩崖题刻而成名。题刻位于黄山风景区始信峰琴台石壁上。1884年崔国因游黄山宿狮子林,赋诗二首,刻于石壁上。

鸿泥,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的痕迹。清钱泳《履园丛话·古迹序》:“足迹所到,略志鸿泥,以备遗忘,不可谓之阅历也。”

蜡屐,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岫(xiù),峰峦,山或山脉的峰顶。不,否。

2.《狮子林竹下偶咏》

年代:明作者:徐贲

即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幽竹”、“琴声”、“经房”,营造了一种静谧、雅致的氛围。诗中写溪涧、琴声,以声衬静,更加显现出竹林的幽静。诗人即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徐贲(1335-1380年),字幼文,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自号北郭生,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吴中四杰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

3.《晚过狮子林》

年代:明作者:姚道衍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4.关于拙政园的诗句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5.急

苏州园林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6.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有:

1、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释义:谁说今天不比昨天好,才知道这座城市中还有苏州园林的狮子林这个地方。

2、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释义: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3、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释义:居住在世上独一无二的偏僻幽静的山野,离开了城市的喧闹干扰。

5、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唐杜甫《后游》

释义: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儿等着我的;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

6、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释义:一条小径盘旋在深山上,这个景象却坐落在繁华的市井之中。

7、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释义: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9、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释义:是人居住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一般形容环境好,幽静。

1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释义:清新的风,皎洁的月亮,远近的山水、风景,这些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但我对他们的感情却非常深厚。

三、关于狮子林有哪些传说

传说,一天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吕洞宾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宴,骑着一头青狮子路过天目山。山顶流下一溪清泉,铁拐李正感到口渴,见了大喜,忙降落云头,取下自己的宝葫芦,到泉边饮水。

此时,他骑的那头青狮子也跳进水里嬉耍,过了一刻,狮子爬上岸抖动身体,身上的水散落在四周的岩石上,顿时变成了一群活活泼可爱的小狮子。

青狮与小狮们亲密戏耍,铁拐李见了笑着对吕洞宾说:“瞧,这青狮动了凡心,如今有了这么多子孙,就暂且罚它在此做个狮子王罢!”

说罢铁拐李用铁拐一指,这群狮子就变回了石头的样子,青狮因不忍离去,也化成一座山峰。

后来到了宋代,浙江国师寺的普应国师是一位佛法高僧,一天云游至天目山,在此结庐诵经,天天清晨面对青狮所化的山峰高诵经文。

原来普应国师早已知道山上千奇百怪的狮子岩和狮子峰的来历。狮子在佛门叫“狻猊”,是佛国之兽,他有心要点化青狮,使它再恢复本相。

天长日久,狮子峰因为经常聆听高僧的说法居然通灵成精,又变回了一头青狮,恢复了灵性的青狮于是成了普应国师的坐骑。

后来,普应国师骑着青狮来到苏州菩提正宗寺,看望徒弟天如禅师。青狮也跟着普应国师来到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他们到后花园后,发现园中有很多怪石,形状像许多活脱脱的狮子。

青狮见了大喜,以为又回到了狮子群中,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座狮子峰,青狮身上散落的狮毛也变成了各式各样形态的小狮子。有的像是在玩绣球,有的像双狮搏斗,有的张牙舞爪威风十足。

天如禅师见了双手合十,连说“阿弥陀佛”,赞叹师父法力无边,功德圆满,菩提正宗寺成了佛国狮国。普应国师说:“那就不妨将你这后花园称为狮子林吧!”

于是,这座后花园便有了“狮子林”这个名字,当然这只是传说。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在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

第二年,也就是1342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因园内堆砌的假山形状像狮子一般,又因天如禅师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的普应国师,故名“狮子林”。

狮子林的假山,通过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体、狮形和兽像等喻佛理于其中,以达到渲染佛教气氛的目的。

狮子林的山洞作法也不完全是以自然山洞为蓝本,而是采用迷宫式作法,通过蜿蜒曲折,错综复杂的洞穴相连,所以其山用“情”、“趣”两字概括更宜。

狮子林东部叠山以“趣”为胜,全部用湖石堆砌,并以佛经狮子座为拟态造型,进行抽象与夸张,构成石峰林立,出入奇巧的“假山王国”。

假山山体分上、中、下三层,有山洞21个,曲径9条,崖壑曲折,峰回路转,如迷宫一般妙趣横生。

在这片假山中共有四条路。第一条从小桥东洞口到卧云室北洞口。第二条从小桥西洞口到竹修阁洞口。第三条从卧云室西北洞口经小桥东池岸到棋盘洞口。第四条从卧云室西北洞口至棋盘洞,回到卧云室北洞口。

这些山洞错综复杂,互相缠绕,重重叠叠,盘枝错节。钻进这些山洞后,往往不容易再钻出来。传说,后来在清代,乾隆皇帝就在这个大的假山从中钻来钻去转了两个时辰还是没有走出去。更有传说,说神仙在这里也得迷路。

在山顶石峰里有“含晖”、“吐丹”、“玉立”、“昂霄”和“狮子”诸峰,各具神态,千奇百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山顶上的狮子峰,是一块巨型太湖石,很像舞狮。

狮子峰周围有含晖、吐月,含晖在东面,犹如巨人站立,左腋下有穴孔,腹部又有四个穴,如果站在峰后,可以见到光线从穴空中微微透出;吐月在西,陡峭且尖锐,在傍晚时分,可以见到月亮渐渐出峰顶慢慢爬出。

假山上有很多太湖石峰和石笋,石峰间生长着松柏。整个山体是由太湖石架空叠成,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上,时而下,有时穿洞,有时越桥,高高低低,左转右绕,进入假山犹如进入迷魂阵一般。

弟子们为天如禅师所造的园林,不仅假山蕴含了佛教摄理,建筑也别具匠心。

狮子林的门厅朝南,面阔近20米,中有将军门,门槛高将近一米,两旁置有抱鼓石、浮雕狮子戏绣球和刘海钓金蟾。大门上方悬挂着后来乾隆御书的红底金字的“狮子林”匾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门厅进入穿过祠堂便可到达燕誉堂。燕誉堂是取《诗经》中“式燕且誉,好尔无射”之句而名。“燕”意为安闲,“誉”意为欢乐,即此为“宴请宾客的安乐之所”。

此厅是苏州园林中较为著名的鸳鸯厅。所为鸳鸯厅就是一座大厅内用屏门和挂落隔成南北两部分,从内部看似两厅相连,但布置相异,装饰、家具、陈设各不相同,在功能上,前厅常为招待贵宾,内“堂”为密友聚谈,女眷欢聚的地方。

再往北就是指柏轩。指柏轩为两层楼建筑,全名是“揖峰指柏轩”。其名字的来源一说是来自“赵州指柏”的典故,另一说源于宋代朱熹的诗句“前揖庐山,一峰独秀”和明代高启的诗句:“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

指柏轩是狮子林为现存的唯一一座禅意建筑,其建筑名称大多与禅宗的公案有关。指柏轩体态高大,四周围廊,有栏杆围合。轩前古柏数株,并与假山石峰遥相呼应,为狮子林主景之一。

指柏轩的西侧是古五松园,据资料记载,狮子林中曾经的确有5棵参天古松,故当时亦称狮子林是五松园,但这五棵古松后来都枯死了。

古五松园西南侧为真趣亭。亭傍池而筑,后有复廊,卷棚歇山顶,为花篮厅式面水轩。亭上方悬“真趣”匾额,为乾隆御书的。

由于是皇帝亲临之地,亭内装饰金碧辉煌,亭内结构装饰精美,屋架、梁柱刻有凤穿牡丹图案,六扇屏门上,刻有花卉、人物图案。还饰有“秀才帽”图案,寓意“秀才本是宰相苗”,鼓励认真读书,奋发向上,三面设吴王靠,饰有木刻狮子。

亭东、南、西三面刻有狮头及“卐”字花饰,油漆间以描金,富丽堂皇。在此小坐,可悉心欣赏湖心亭、九曲石桥、石舫、飞瀑和连绵的假山远景,石峰重叠,树木葱茏,一弯池水,几曲平桥,景色十分秀丽。

在指柏轩的正南方为卧云室。卧云室呈凸字形,两层,“卧云”这个名字出自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诗句“何时卧云身,因节遂疏懒”。卧云室上、下各有六只戗角飞翘,造型奇特,楼阁周围空间极狭,似在石壁重重的山坳中。

卧云室再往南则是修竹阁。修竹阁飞跨于池水之上,西连湖心岛,东通复廊,因此阁内南北墙上分别有砖额“通波”与“飞阁”。

修竹阁南北不设墙,在阁内北望,可见小溪蜿蜒于山间,曲折幽深。南望则见曲折错落的石岸围住湖水,似山中小湖,颇含野趣。阁处模仿天然石壁溶洞形状,把假山连成一体,手法别具匠心。

立雪堂位于修竹阁的东边,堂名出自禅宗典故“慧可见达摩”,意在教导人们尊师重道。堂中置落地圆光罩,俗称“一根籐”,此罩似迷宫图案,苏州园林中有两只,此为其中之一。

扇亭的西北方为双香仙馆。双香仙馆是长方形单檐亭,屋顶与廊共用,三面围木制栏杆,亭内设汉白玉石台。此处,冬闻腊梅香,夏亦可闻荷花香,绿荫浓浓,古意盎然。

飞瀑亭位于双香仙馆的正北方,建在瀑布旁,为方形卷棚歇山顶式小亭。亭内西置屏门,上部刻有《飞瀑亭记》,下刻浮雕“杏林春暖”、“茶净纳凉”、“东篱佳色”和“山家清供”四幅。坐在亭中,流水潺潺,如闻涛声,故亭又名“听涛亭”。

天如禅师居住在狮子林中,曾作诗《狮子林即景十四首》,描述当时园景和生活情景。园建成后,当时许多诗人画家来此参禅,所作诗画列入“狮子林纪胜集”。

天如禅师谢世以后,弟子散去,寺园逐渐荒芜了,只有假山存留了下来,其余的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

到了1373年的明代,大书画家倪瓒途经苏州,曾参与造园,并题诗作画,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

1589年,明姓和尚托钵化缘于长安,重建狮子林、圣恩寺和佛殿,使狮子林再现了兴旺景象。

狮子林大殿内景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苏州狮子林的诗句和狮子座的禅意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江苏的苏州园林,如诗如画流连忘返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