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广州哪里有求签的地方松阳松阴溪南门大桥的来历广州历史,地理,传统广州的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三元宫、黄大仙等寺、观都有求签,一般都是自己求了以后再到解签台有解签。
另外,建议最好是在求签拜佛时先在无相铜炉定一款适合的无相祈福香,因为很多求签的善信都是自己带香去的,想要有更好的运势,自己内在能量也要调整好了,同时在无相铜炉定一款适合的无相祈福佩饰,说佩戴这种正能量强的玉石水晶,就像遵循吸引力法则,正能量会逐步向你核心靠拢!
阿弥陀佛!
松阳地处浙西南山区的松古盆地,自东汉建安四年(199)置松阳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唐武德三年(620),曾升松州,武德八年(625),仍复为松阳县。唐贞元间(785¬—805),因县治古市屡遭水患,就迁移到了今天的县城所在地——西屏镇;天宝三年(910)吴越王钱镠改松阳县为长松县,天福四年(939)又改长松县为白龙县。自宋咸平二年(999)复名松阳县后,县名沿用至今已有1000年。
松州古邑,长松山水;千百年来,这里始终是一片美丽的沃土,土地平旷,良田万顷,山水形胜,物产丰饶。在这景色迷人的桃花源里,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繁衍生息着一代又一代的田园人家。但是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这里依然保存着宋朝的古塔、元代的堰渠、清朝的檐瓦和明清商业街,以及商业街旁蒙着厚厚尘埃的雕梁画栋的民国骑楼,保留了汤兰公所、詹氏兄弟进士牌坊、基督教堂、黄家大院、潘姓大屋、鹦鹉冢、石仓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迹,还记载着望松禅院、状元坊塔、儒林坊、稼轩书院、积诚草舍、俭公中学等等早已被后人遗忘的地名。地名,这些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深刻含意的地名,就像一轴轴绵延不绝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了后人的面前。
一、松阳地名命名的基本状况
松阳县东连莲都区,西南邻云和县、龙泉市,西北接遂昌县,东北毗邻武义县;东西最宽距离53.7公里,南北最长距离40.2公里,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辖5镇、15乡、6个社区居委会、401个村委会、1059个自然村;人口23.14万。松阳县城区、乡村的地名包罗万象,种类繁多。据统计,松阳县地名数据库共收录各类地名1961条,其中行政区划和居民地名称1241条,专业部门使用的名称165条,古迹、游览地、单位及其他人工建筑名称371条,自然地理实体名称184条。这些地名有的以山、水命名,有的以姓氏命名,有的以植物命名,有的以建筑物命名,还有的以传说命名。它们大致分类如下:
1、以山得名。如松阳,因地处长松山之南,故名;西屏,原名紫荆村,因西边有西屏山,故名;青云塔,以青云山得名;包安山,以地处包安山下得名;乌形山,因地处乌形山旁,故名;横山,因村西有横山得名;小岭头,以地处小岭头得名;田岗,村四周是山岗,中间是小田畈,故名;岗下,因村在石龟山岗下得名;龙虎坳,以地处龙、虎两山山坳中,故名;黄山头,村处黄茅草山头,以山得名;鲁峰,以村东南有鲁峰山得名等等。
2、以水得名。如霭溪,地处霭溪边得名;大潘坑,以地处大潘坑得名;横坑,以地处横坑口得名;后湾,以地处后湾得名;洋坑埠头,以村濒小港,昔日船只木筏,到此停泊装卸,故名;牛角湾,以溪流弯曲如牛角,故名;吕潭,以村头、村脚各有一潭,其形像吕字,故名;塘里源,以村处山源里,村口有一水塘得名;交塘,村四周山头交接,中间低洼似塘故名等等。
3、以田地得名。如平卿,因村在高山中一片平地上,常有云雾笼罩,如平地达青天,原名平青,后演为平卿;酉田,因村处高山,田水贵如油,原名油田,后演为酉田;田铺,黄姓人在田边搭铺始居,故名;大畈,地处大田畈中,故名;安成畈,地处安成畈,以畈得名等等。
4、以地形、地貌得名。如狮子口,以村后有一块形似狮子张口的岩石得名;牛角圩,因村处河边形似牛角圩地得名;石马铺,因村西有岩石似马,故名;百步,村南有百步岭,以岭得名;馒头山,以村边有山如馒头得名;燕田,村处山腰,形似燕窝,周围多田,故名;丁钟塆,有岩石形如金钟,原称金钟塆,后演为丁钟塆;潘八,昔日由潘姓人建村,屋后山呈“八”字形,故名;半古月,以村边有似半鼓形、半月形两座小山而得名;玉岩,以村北面大山有岩石色白如玉得名等等。
5、以方位得名。如邵山脚,以村处邵山山脚得名;水南,以村处松阴西南岸,故名;岩下,以村处南岩山和尚岩山之下得名;上河,因村在黄岗坑和松阴溪岸上,即在河之上,故名;周岭根,以周姓人始居,村处山岭下得名;半岭,村在山岭之半得名;源口,因村在七都源口,故名;岱头,因村在南岱山之巅,故名;东田,村东有田畈,故名;南州,因村处松阴溪南沙洲上,故名;寺岭下,古时,村前西南面有一大寺,村在大寺前之山岭下,故名;西河,以村处茅溪西岸得名;青田码道,此处从前居民多为撑船的青田人,路通码头故名等等。
6、以植物得名。如朴子弄,以弄内曾有朴子树得名;杨柳街,此地曾有杨柳树得名;淡竹,此地曾产较实心的竹子,俗称淡竹;紫草,以产紫草得名;横樟,村口庙边有古老大樟树一棵,枝干横伸路外,以横樟得名;枫坪,村处多枫树的山坪,故名;梨树下,以村有大梨树得名;箬寮岘,因山尖竹箬丛生,箬密且大,人隐其下如入山寮,故名;大树后,村前有大桉树,以村处大树后边得名等等。
7、以建筑物得名。如金梁,以村东有元朝所建金梁堰得名;板桥,村在板桥坑边,原多木板桥,故名;瓦窑头,因村多瓦窑,又处大桥头上,故名;高亭,前人在村前高山上,用大石垒成石亭,故名;仪桥,村前有仪隆桥,以桥名村;水碓弄,以弄内曾有水碓得名;大井弄,以弄内有水井得名;仁寿坊弄,以弄口曾有仁寿牌坊得名;太平坊路,以曾有太平牌坊而得名;延庆寺塔,因塔位于延庆寺前得名;永宁路,因唐朝道士叶法善的永宁观得名等等。
8、以姓氏得名。如叶村,以叶姓人建村得名;王村,以王姓人始居得名;金村,以金姓人始居得名;蔡宅,以村名多蔡姓得名;潘村,以姓氏得名;程徐,以村多程姓徐姓得名;黄家大院,因经黄氏家族百年苦心经营成当地望族而得名;张家弄,以弄内多张姓得名;叶家弄,以弄内多叶姓得名;王家弄,以弄内多王姓得名;詹氏兄弟进士牌坊,因古代进士詹雨、詹宝而得名等等。
9、以行业、用处得名。如草纸弄,因弄口曾为草纸市场得名;烟行弄,清朝有表兄弟二人在此弄内开设烟行得名;纸厂弄,因弄内设过纸厂得名;酱园弄,以弄内曾有一酱园得名;马房弄,以弄内曾有马房得名;黄店,此地过去曾有市面,行店较多,称行店,后改为黄店等等。汤兰公所,以清代汤溪、兰溪驻松阳布业商人投资兴建的集会议事、洽谈业务、文化娱乐等公共活动场所而得名等等。
10、以宗教及寺庙得名。如朱子祠路,以原朱子祠得名;耶稣堂弄,以弄内有耶稣堂得名;詹祠路,以詹氏宗祠得名;毛祠弄,以曾有毛祠得名;叶祠弄,以弄内有叶祠得名;四相公弄,以弄内有四相公殿得名;潘后街头弄,以弄内有潘氏宗祠得名;上天后宫弄,以弄西口曾有上天后宫得名;五福弄,以五福社庙得名;真君弄,以弄内曾有真君殿得名;信义弄,以弄口曾有信义社庙得名;常安弄,以弄口曾有常安社庙得名;明德路,以弄内有明德社庙得名等等。
11、以吉祥兴旺或传说得名。如上安,因村在松阴溪西岸,地势较高,历经洪水未受害,为庆吉祥,取名上安;高丰,因粮食高产丰收,故名高丰;可重旺,据传建村时曾遭火灾,为祈后代兴旺,取名可重旺;石仓,传说从前村旁有古庙,庙内有一岩洞,每天有米涌出,称为石仓;下马坑,相传宋朝湖南人肖元载曾任衢州知县,在古市娶妻住此,后因肖被人陷害,其妻在村坑边建祠志哀,来往官员感其节义,下马入祠参拜,故名;黄公渡,相传宋朝状元黄公度隐居于此,且山下有渡,遂取名黄公渡;下马街,街内祠外大门立有下马石,故曰下马街;鹦鹉冢,南宋松阳词人张玉娘死后与她的侍女霜娥、紫娥及生前畜养的鹦鹉埋在一起,故曰鹦鹉冢等等。
二、松阳地名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特定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包括人类群体活动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特征。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住地所起的名称,是词汇的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松阳置县已有1800多年,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它与外边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着自己的文化特点。
因为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与改造社会的行踪,就象一枚枚活化石,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化,同时也反映了群居一个地方人们的心态和风俗等,是地方文化的具体体现。虽然松阳地名随着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它们有的被沿用,有的被淘汰,还有的被更新,但是纵观1800年的历史发展,松阳地名反映了松阳的历史文化,折射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映了当地生活环境与耕读文化。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的松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里民风纯朴,耕读传家,自古被人称为金瓯玉盘,但是千百年来,它实际上也长期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农耕文明社会中,男耕女织,种田、种田、万万年,是它最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从松阳地名中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水,那么多的地形、地貌,我们看见了那些缀在松古大地上如星星一样散落在旷野上、山岗上、山脚下、山坳里、田畈旁、溪水边、水塘旁的田园人家,它们是一代又一代人出生的记忆。田园,是祖先尸骨所安,自身灵魂所寄之处;田园就是家园。人们在家园里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人们在家园里出生、在家园里长大,在家园里老去;祖祖辈辈的先人们离开这个世界后,就埋在了家园附近的土山上。
但是,松古盆地恬静淡雅、青山秀水的风光和自足闲适的日子并没有让人们忘记读可荣身,耕可致富的人生梦想。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一样是这里一代代莘莘学子的美丽憧憬与追求。科举制度的推行在文化得到普及的同时,也给读书人带来了希望。特别在宋朝,松古大地大兴讲学之风,稼轩书院、紫阳书院、第一明善书院,书声朗朗。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也来此讲过学。从宋朝嘉祐(1061)至咸淳(1271)211年间,松阳曾有81人考中进士。在民间,人们还立起了进士牌坊、儒林坊、状元坊塔,来旌表宣扬读书人。在这种浓郁的耕读文化思想影响下,普通农家子弟读书入仕、光耀门楣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松古大地上牛角挂书、沙地练字、田头秀才等场景的出现,赋予了这里真正意义上的耕读文化的深入人心。
二、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
人们的日常生活总是与经济紧密相连,松阳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从地名中反映出来,特别是那些以行业命名的地名,不仅反映一个地方的行业特点,更是本地经济发展的有力依据。千百年来,素有“处州粮仓”之称的松古盆地,以其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松阳人。这座古老的小城不仅给本地居民带来了自耕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还是水陆交通闭塞的浙西南山区的交通枢纽。
松阴溪自古水运繁忙,旧时古城南门溪摊外码头相连;曾几何时,这里帆樯林立,舟楫如蚁。初夏时节,一轮夕阳斜挂青田码道巷口,地处衢州、处州、温州水路交通要道的南门码头溪摊上,脚着草鞋的船工正在来来往往地搬运货物,有人把货船上的布匹、食盐,一袋袋背上岸,也有人把一箱箱的烟叶、山粉等本土货物装上商船,运往远方。松阴溪的青山绿水间,千帆往来,橹声唉乃,呈现出了一片吵杂繁忙的景象。
每天黎明,寺庙里的行者沿街打更报晓。沉睡的人们在报晓声中起床,城门打开,店铺开门,卖早点的也忙碌起来,桌椅发亮,碗筷整洁,多种风味小吃,有粥有饭有点心。古老小城新的一天开始了。每逢农历一、六的集市日,挑夫走卒、驴马车辆,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米行、柴行、烟行、鸡行、猪行、牛行,街市各种买卖开张。太平坊路上卖纸的、卖烟丝的,卖炭的,卖草药的,卖时鲜水果和蔬菜的,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汤兰公所内,银光闪亮,铮铮作响,商贾来往,人头攒动,布匹交易场面火爆,纤细的手指在紫黑发亮的算盘上飞舞,“噼里啪啦”清脆的珠子撞击声,像骤雨般落在了人们的耳朵里。
三、反映了当地人们的宗教生活。
松古盆地这片古瓯越人繁衍生息的乐土,曾以其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饶饮誉一方。同时,自从南朝梁开始,道教、佛教在松古大地广泛传播,到宋朝咸平二年建延庆寺塔藏舍利,佛教达到兴盛时期,及清朝末期,基督教、天主教相继在这里流传,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县内各教同布、和谐相融;先后曾有各种寺、庙、观、殿、庵、教堂等宗教建筑200余座。这也可以从现存的各种地名中反映出来。
宋朝、明朝?还是清朝?曾几何时,有人来到了松阳这座古老的县城。当他走过那些散落在小城各个角落、蜿蜒曲折的小巷,走过绿树红花,蓝天白鹭的城郊,欣赏着眼前美丽的街景风光的时候,一定看见了上天后宫、五福社庙、真君殿、信义社庙、常安社庙、明德社庙、秀峰寺、延庆寺,看见了无数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们,在这白墙红柱青瓦的寺庙内烧香拜佛。寺庙檐下袈裟影动,香烟缭绕,烛光摇曳,有人占卜看相、看风水,有人算命拆字、选吉日,阿弥陀佛,好不热闹啊!实际上,这就是千年以来当地宗教生活的一个缩影。
今天的人们,当你走入小城的时光深处,当你沉迷于小巷幽深寂寞和岁月沧桑的时候,在无意抬头之间,依然可以从某些油漆斑驳、灰暗古老、虚掩着的大门上,看见被岁月模糊了身形的门牌——上天后宫弄、五福弄、真君弄、信义弄、常安弄、明德路。某一个阳光如水的午后,如果你在小城里听到了一片悠扬苍凉的祷告声,那是耶稣堂弄内的教堂里有人正在虔诚地祷告,他们不停地胸前划着十字,向上天呼救,渴望遥远的天国有神的力量能够超度人间的痛苦与忧伤,苦难与不幸,罪恶与死亡。
四、反映了当地社会的宗族文化。
千年古邑,长松山水;田园人家,衣食无忧。虽然自从东汉建安四年置县到18世纪初的近两千年的松古盆地,差不多都处于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中,但是“亲戚亲三代,宗族亲世代”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文化,也在这里漫长的历史延续中生生不息。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血缘关系的一种符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以地名冠以姓氏更是宗法制度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一种有意或无意的具体表现形式。
松阳的许多地名都与姓氏有关。在广大农村就以“姓氏+村”为主要形式组成村名,如叶村、王村、金村、潘村、包村、翁村、李家、汤家、兰家村、朱山村、张山村、程徐村、叶家村、陆家村、郑家村、蔡宅村、黄家大院、潘姓大屋等。在县城就以“姓氏+祠”为主要形式组成街道名,如程祠弄、毛祠弄、詹祠路,潘祠弄、潘祠前弄、叶祠弄、潘后街头弄、张家弄、叶家弄、王家弄等。
这些云集了百家之姓的大、小村落和大街小巷,不仅反映了千百年来松古盆地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特点,也充分说明了宗族文化在这里世代人心中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迹。曾几何时,他们在自己族人的祠堂里或祈祷风调雨顺,或庆祝国泰民安,还村里村外地举行迎花灯、舞龙狮、赛龙舟等丰富多彩的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甚至也是众多宗祠里记录着影响后人的先祖们的功业与荣耀和族人们世代恪守的祖训,以及族长们不徇私情的威严目光,孕育出了松古大地一个个孝敬长辈、夫妻相敬、兄友弟恭、妯娌和睦、扶持弱小、忠孝节义、与人为善、仁义礼智信、勤俭持家等有着传统美德的大家族呢!
五、蕴涵了当地丰富的历史故事与传说。
几千年来,古老的松古盆地民风纯朴,耕读传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松阳地名中蕴涵着不少历史故事和传说,从这些地名历史故事和传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老松阳历史尘埃中的缕缕痕迹。
传说古县城东门的下马街,是这样来的。明朝弘治年间这条街上出了进士詹雨。詹雨秉性刚直,处理案件,不徇私情,因被人诬告,皇上错杀了他。詹雨的冤情大白于天下后,皇上非常后悔、难受,就在街口上立了牌坊。还规定凡有官人路过此地,不论官职大小都要落轿下马,以示尊敬。后来,人们就把落轿下马,传成了下马街。
最有名的地名传说,还是松阳南宋时期女词人张玉娘与鹦鹉冢的故事。张玉娘自幼敏慧,工于诗词,15岁与青梅竹马的读书人沈佺订婚。沈佺因进京赴考得了伤寒而死,时年22岁。为此,张玉娘茶饭不思,郁郁寡欢,陷入了无限的悲伤与失落之中。5年后,27岁的张玉娘离开了人世,并与沈佺合葬于县城西郊的枫树林里。不久,张玉娘朝夕相处的侍女霜娥也悲伤而死,另一名侍女紫娥却“自颈而殒”,还有张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不吃不喝,悲鸣而死。人们就把“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鹦鹉)陪葬在张玉娘和沈佺的墓旁,称为鹦鹉冢。这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松阳流传,虽有穿凿之嫌,但也反映了后人对一代词人张玉娘的无限敬意与怀念之情。
一、广州概况
1.自然地理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广州位于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穿越北部,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锦。全年平均气温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降雨量为1982.7毫米。由于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阳光充足,广州一年四季树木常绿、鲜花常开,自古就以“花城”著称。在国内城市中,这一别称和美誉也是广州独有的。凡是来广州旅游的人都一定会充分感受、亲身体验到处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花的节日广州不愧为花的城市!
2.人口物产
广州市辖10个区和2个县级市。10个区是: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萝岗。两个县级市是:增城市和从化市。
广州市陆地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350平方公里。2000年6月,番禺、花都2个县级市搬市设区后,广州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广州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
到2002年3月底,广州行政区域内人口(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已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市区人口已经超过了600万人,市区平均每天流动总人口达300多万人。从这意义上,可以说广州是名副其实的不设防的城市。
广州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有许多驰名中外的农副土特产品,经专家们鉴定确认的多达100种。广州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广州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多种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生长,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广州的水果共有500多个品种,其中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萝享有‘岭南四大佳果’美誉,早已名闻中外,也是广州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四个品种。其它如杨桃、龙眼、黄皮、柑、橙等也久负盛名。
3.历史渊源
在今天,提起广州,人们会很容易、很自然与现代、时髦、繁华、富裕、美丽联系起来。其实,广州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王朝任命任嚣为南海尉并建城(俗称“任嚣城”)开始、广州已有2219年的建城历史。而世界历史名城中,除古罗马、雅典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巴黎、伦敦、莫斯科等均比广州年轻。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公元前214年,奏始皇统一岭南后建立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禹,位于今天广州仓边路、越华路、中山路、北京路一带的老城区内。钱正朝任命任第为南海尉并建城.俗称“任嚣城”,有人考证后认为“任嚣城”就在今越秀区仓边路一带。秦末汉初,赵佗继任南海尉,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帝,建赵佗城。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领大军,出师岭南,废除南地国,再置南海郡,郡治仍设在番禺(即今广州)。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于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在交州东部分设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历史。
4.五羊传说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广州有几个美丽的别名,我现在就考一下你们,看能不能说全。对,大家说得都对,广州又称花城、羊城、穗城。花城,前面已向大家简单介绍过了,不过大家知道和记住花城,更多的是通过已故中国四大散文家之一货牧的那篇著名散文《花城》,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被收进中学语文教科书,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而记住广州是十一座以花而得名的城市。那么,广州为什么又称“羊城”、“穗城”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仙羊,仙羊各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称。后来广州的百姓还在惠福西路修建“五仙观”来纪念这五位造福广州的仙人。你们若不信,可到五仙观的东侧看看,至今那里还有一块巨大的红砂岩脚印状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迹”。你们还不信,可再到越秀山麓.那里存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名牌坊,它告诉人们,广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喜欢动脑筋、善于思考的人可能会想:在这个神话传说中,仙人们为什么骑的是羊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为什么五位仙人衣是五色,羊亦五色?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神秘?
不错,在这个神话传说背后,还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也就是说,仙人骑着羊而来,仙人五数、衣五色、羊亦五色都不是偶然的。先说为什么是羊,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事实,畜牧学家已经证明,广东的羊来自北方,这就说明五羊神话是一则史前拓殖神话,中原人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就开始南迁,并给岭南人带来了北方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证明了广州很早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也许有人还会问,移居羊城的先民,也可以把狗。猪什么的带来呀,为什么单单是把羊带来呢?这可能是由于路途遥远。猪的行动缓慢、成批驱赶不便,再加上在古代传说中,猪的形象不好。而狗,在古代是许多民族的图腾和始祖神,很少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家畜来饲养。相对于狗和猪来说,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至今广东仍有“种姜养羊,本少利长”和“羊不离胎”之说。加上它行动快速,便于驱赶。可见,五羊神话中的仙人骑羊,除象征其从北方而来之外,还有心理、道德和经济上的考虑。羊成为当日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在今天.五羊巳成为广州的城徽标志。细心的游客会发现,“羊城”这一别称,已渗透到广州生活的各方面:书有《羊城古钞》,刊有《羊城古今》,报有《羊城晚报》,是有“羊城八景”;乃至许多楼字商标、公司社团、名胜古迹均以“羊城”命名;“五仙观”如今尚存,“仙人拇迹”依然可见;仙湖街、仙邻巷、五仙门等都还粘有一点“仙”气——“五羊仙”的神话,可谓影响深远。
5.经济发展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全国著名的商埠,它拥有2000多年的开放贸易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92年开始,广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10大城市的第3位。尤其是“九五”以来,广州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为显著增强,为国家、为广东省所作的贡献越来越大。
2004年广州生产总值(GDP)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7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82.6亿元,增长13.8%。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81∶44.16∶53.03。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GDP为5.63万元,增长13.7%;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68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
广州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包括商业、旅游业、餐饮业和信息、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十分发达。2002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668.5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55.5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9%,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广州经济发展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对外经济贸易发达。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外贸出口年均憎长达21%,200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已达 279.31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37.84亿美元。出口市场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9~200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94.53亿美元,在全国10大城市中排第2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广州投资,在广州设立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办事机构。
6.城市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广州明显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从1998年秋开始,广州开始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实现一大变”的战略。“九五”时期(从1997至2001年),全市城市建设投资总额达610亿元,相当于前8个五年计划总和的3倍。现在广州已全面成功实现了“一年叶小变”。‘三年一中变”的目标,城市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可以说,在短期内城市面貌发生如此巨大变化,不仅是广州城建史上的奇迹,就是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建设史上也不多见。
“小变”、“中变”的成果不仅受到广大市民的由衷赞赏,而且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2001年12月3日.广州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的光荣称号,捧回了被国际上称为“绿色奥斯卡”的大奖,成为世界上获此殊荣人口最多的城市,为我国争得了荣誉。2002年5月26日,广州又成功入选全球40个“2002年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7月,荣获该奖项十佳奖。
7.人民生活
广州的经济实力雄厚,发展迎度快.充满活力.广州人民生活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武汉、沈阳、哈尔滨、南京等9大城市居民相比,广州人最会挣钱也最能花钱。广州人挣钱花钱全国最多。
2004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1025元,增长9.9%。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84元,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全面取消农业税,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6625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3121元,增长13.4%。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4653元,增长18.5%,城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由上年的2.3辆提高到4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53元,增长5.8%。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
8.民俗风情
到一个地方旅游,无非是观赏和了解那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名山大川与风土人情。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和发祥地,在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都市,我们既能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强劲冲击和活力,又能领略到传统岭南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广州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许多说不完道不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居住、建筑、商贸、语言、岁时节令、婚姻、祭祖、礼仪、娱乐等。由于广州自古就是一个移民色彩很浓的城市,广州民俗风情也处处体现了一个移民城市所特有的韵味和魅力:丰富多彩、活泼多样,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多元文化撞击的火花。至今,广州民俗中仍保持有许多古老的习俗,其中有中原汉人的古风遗韵也有百越古族的特别禀赋。
同时,由于广州地处南疆,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最先接受海外民俗文化的影响,这又使得广州民俗不但有新兴海滨的迷人风韵,还略带一点“洋味”:他们一面过传统的春节,一面过西方的圣诞节;一面游街,又一面给情人送玫瑰花;一面吃蛇、烹狗、饮功夫茶,又一面吃汉堡包、寿司、喝鸡尾酒;一面舞龙舞狮,又一面跳迪斯科、唱卡拉OK;一面穿牛仔裤、露背装,又一面复兴旗袍和香云衫;一面操着电脑预测市场风云,一面又供着财神、占卦算命。处处体现出岭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兼容性。
最能体现广州民俗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广州人喜欢上茶楼饮茶,是全国闻名的。广州人清晨见面打招呼时常说“饮茶未了”(意即“饮早茶了吗?”)可见广州人对饮茶的喜爱。广州人的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世纪初,广州的茶楼从低矮简陋的茶寮中崛起之后,“饮早茶”的时尚,风靡了珠江三角洲。到处茶楼林立,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就连郊区的小村镇,也无一处没有茶居(楼)。改革开放以后,广州的茶楼业更加发达。现在,广州的茶楼、酒家巳发展到近2万户,遍布大街小巷,不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尝到“三茶二饭”。从‘饮早茶”发展到“饮下午茶”到晚上的“饮夜茶”,档次越来越高,食品越来越精致。而向往开放改革的各省人士,也常常以广东的生活习尚为乐,于是南至天涯海角,北达内蒙古草原,都建起了广式茶楼。到后来“老舍茶馆”根深蒂固的古都北京人盖碗茶艺高超的成都人,都学广州人“饮早茶”。广州茶楼之风,一下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一个窗口。
再就是充满岭南传统节日气氛的广州除夕花市。那十里长街,摆满各种鲜花,任君选购。爱花惜花的广州人,络绎不绝,穿梭其中。还有“卖懒”的少儿,招摇过市,那热闹的情景,也是非亲临现场所难以品位的。还有那元宵灯会,剔透玲拢多姿,令人目不暇接。再有广州七夕风俗之纤巧,重阳登高之踊跃,冬至节日之隆重(广州人谓“冬至大过年”)。
广州的银龙舟,与别的地方赛龙舟不同。别的地方大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广州赛龙舟则是每年端午节前后广州民间的传统节日。
广州的波罗庙会也有别于其他的庙会,它是为了纪念海神的诞日,庙会期间扎制的波罗鸡,更是广州所独有。
著名的沙湾飘色是南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以独特惊险的戏剧人物造型饮誉国内外。
麻车火狗是有600多年历史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表现人们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盘古王诞是为了纪念神话传说中盘古王,位于花都的盘古王庙更是万年香火不断,远近闻名。
9.著名侨乡
广州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又是全国华侨人数最多的大城市。据统计,全市有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135万人。其中华侨、外籍华人52万人,他们分布在5大洲116个国家和地区,聚集比较集中的有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地区和澳大利亚,港澳同胞83万人。全市还有归侨、侨眷、港澳同胞亲属100多万人。
广州向海外移民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中外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广州人的足迹很早就散布世界各地,并定居下来,成为华侨、华人。据资料记载,唐代以后侨居外国的广州人日渐增多。康熙中叶,海禁开放,出洋谋生者更多。到了近代,广州出现了向海外移民的高潮。其主要原因:一是广大人民生计日益艰难,又不堪清政府的迫害和屠杀而出洋,19世纪50、60年代,清朝广东当局以残酷的屠杀手段,镇压广东天地会起义和太平天国革命,许多起义的参加者及其亲属,辗转逃徙海外避难,在异国他乡定居;二是西方殖民主义者急需劳动力,到中国诱骗华工,据统计,仅1848~1852年的5年间.在广州及其附近地区被诱骗的华工就达3万余人。
广大华侨、华人素有爱国爱乡的传统,对祖国和家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热情支持、积极投身祖国的革命运动和一切爱国活动,在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直到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以及一切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广大爱国华侨几乎无役不与,不少人毁家纾难、抛头洒血。二是积极投资兴办近代工业企业,揭开了广州兴办民族资本企业的帷幕。1860年,秘鲁华侨黎某等在广州创办万隆兴出口行,开华侨投资的先河。1872年,南洋华侨陈启沅在南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接着,旅美华侨创办了广州第一家电灯公司。20世纪初,马来西亚华侨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橡胶企业,美国、加拿大华侨投资创办了广州第一个公共汽车公司等。三是广泛地传播西方文化,促进了广州中西文化的交流。
(二)广州特点
关于广州,有许多美誉和雅称,比如“中国的南大门”、“花城、羊城、穗城”、“水果之乡”、“华侨之乡”、“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著名商埠”、“不夜城”、‘移民之城”等等,这些称呼和概括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广州的特色和魅力。
广州的特色。有人归纳为“十大”特点,为了便于大家记忆,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一都、二城、三化四地”。
“一都”是指广州是著名的商都;“二城”指的是广州是闻名遐迩的古城,这就把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适合人生的优良生态环境两大特征都包括进去了;“三特”指广州所特有的粤语、粤菜和粤剧;“四地”说的是,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
1.商都
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人文因素,广州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自古就比较发达和繁荣,历史上广州一直是全国著名的商埠。
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我国南方的古都会,有“金山林海,天子南库”之誉。《史记》说:“番禺亦一都会也”,司马迁把番禺列为当时全国的9大都会之一。《汉书》也说:“番禺,其一都会也”,“中国商贾者多取富焉”。意思是说商人来到这里做买卖多半是会发财致富的。
唐代,广州港已发展到可容大小海船近千艘的港口,官方首设市舶使(中国最早掌管海外贸易的官职)于广州,并开辟了长达14000公里的由广州通向西方的航线,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在今天光塔路一带的“蕃坊”居住着12万外国商人及其家属,当年的广州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珠宝市场。
宋元时期.广州“城外蕃汉数万家”,“广州富庶天下闻”。当时的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说广州是“一个比威尼斯大三倍的城市,整个意大利都没有这个城的船只多”。阿拉伯游历家伊本·白图泰也同样认为,广州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也。市容优美,为世界各大城所不及”。
明代,广州首创外贸交易会,每年夏冬两季定期举办外贸集市。那时,广州是中国朝贡贸易第一大港,也是中国外贸第一港。明嘉靖年间,因西方殖民者和倭寇的侵扰,朝廷实施海禁政策,废除宁波、泉州两市舶使,对外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广州独揽了全国的对外贸易大权。
清代,广州设立“十三行”,专门从事对外贸易。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等三处通商口岸,只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长达83年。广州再次成为全国惟一的对外贸易口岸、直到鸦片战争之时,广州的外贸因而空前繁荣。有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当时的广州:“广州成为对内对外贸易的极盛之地。中华帝国与西方列国的全部贸易都聚汇于广州。中国各地物产都运来此地,各省的商贾货栈在此经营着赚钱的买卖。”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州大力引进华侨和外国资本开办商业、洋行和银行,商业和外贸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建国后,1957年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一直在广州举行,到2002年止,已经成功地举办了91届广交会。广交会是我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大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其成交额占全国出口贸易的三分之一,被称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为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商都地位不断提高,商业和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大城市第3位。
广州商都的历史,源远流长,基础深厚,实力雄厚,经久不衰。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商贸发展的历史。在2000多年的开放贸易中,“惟我独尊,地位不可替代”,广州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商都。今天,广州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商贸再领风骚,广州、广货一度成为时髦的代名词。广州已成为真正的“购物天堂”。到2001年底,广州市商贸服务业网点发展到20多万个,城乡居民每千人拥有网点数达29个,位居全国首位。
要感受和体验广州“购物天堂”的乐趣和魅力,可去三大市场逛逛:
一是逛大型的综合性的购物商场。广州比较大型的综合性购物商场主要有广州百货大厦、新大新广场、南方大厦、广州友谊商店等,以及新崛起的王府井百货商店、天河城商场、新中国大厦、中华广场、流行前线、东山新大新广场、荔湾广场、时代广场等。
二是逛两大商业步行街:上下九路步行街和北京路步行街,逛这两条步行街还能感受到岭南典型的骑楼建筑风格。
三是逛专业市场和专用品一条街。广州作为华南中心城市和华南商业中心,是全省乃至全国物流集散地,用“货如轮转”来形容广州商都是再恰当不过了。广州因此形成了近400个专业市场和专用品一条街。华林玉器街、西关古玩城、清平市场、高第街等一些名气较大的专业市场和专业街,也不妨去逛逛,相信定会有收获的。
2.古城
广州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呢?如果从传说(非历史记载)角度算,就是从战国时期的楚威王(公元前338年)开始;如果从历史文献记载角度算,就是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任命任嚣为南海尉,任嚣在古番山和禺山上修筑番禹城开始;如果从“广州”两字出现算起,就应该是从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建交、广二州开始。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是属于混乱的时期,古人说:“春秋无义战。”大国小国都在争夺霸权,总想称霸中原兼并他国领土。在公元前355年,楚国灭了越国。后来楚威王起用了原南越人高固做了楚国的国相。据说这个高固虽然出生在南海(今广州),但长得十分威武英俊;而且才华横溢,极有天赋。楚威王闻说后便召他到了王宫,经过什细考察和严格考验,对他十分赏识,授他为国相。高固不负重托,他用周朝礼乐去教化楚人,一改楚人只会打仗,惟尚武不懂礼义之风,使楚国后来成为文武强盛的大国,并与中原各国争夺霸权。高固辞官回到岭南后,就在番禺(今广州)越秀山下建了一座“南武城”。这是广州历史上最早的“城”了。高固还筑“楚亭”(也称楚庭),用来向楚称臣与朝拜,以示岭南乃楚之一方天下。现在越秀山上立有一座“古之楚庭”的牌坊,就是指高固曾在此筑有“楚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是岭南还没有被征服,越人不愿归属于秦。秦始皇就派兵南下攻打南越,但遭到越人激烈反抗。历经3次用兵,秦始皇都没取胜.而且兵力损失惨重。越人潜入深山老林之中,北人不熟悉岭南的地形,更不适应南方的天气和气候,结果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还时时遭受越人突然袭击。越人还到处封关锁路,断绝秦兵粮草,逼得秦始皇一时无计可施。最后秦始皇招来10万民工打通了广西桂林北面漓江与湘江的水路(后人称之为灵渠),才解决了进人岭南的交通运输问题。然后秦始皇举兵50万人大破南越,终于完成了全国统一大业。
统率秦军南下的将领任嚣就被秦始皇留下镇守岭南。秦始皇在岭南推行郡县制,设置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三郡及数县。
任嚣被秦始皇任命为南海郡尉,于是在南武城基础上筑“任嚣城”。随任嚣南下的将领赵佗被任命为龙川县令,即今天县长之职。赵佗是任嚣的得力助手。任嚣在任南海尉期间,对越人采用恩威并举、团结教化的办法,使岭南一带平稳无事。他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加强军防力量。他把中原发达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越人,使岭南很快富庶起来。秦朝统治中国前后才15年,传到秦二世胡亥执政时,天下已开始动荡不安了。任嚣就做好了拥兵自立、割据一方的准备。但由于他那时也年事巳高,加上身体状态不佳,儿子又没有一个可接任的,他就把希望寄托在赵佗身上。于是他召赵佗到身边商讨大计。他对赵佗说:“秦朝看来不可长久了,岭南乃一方沃土,又远离朝廷,不如趁天下动荡之际拥兵自立与中原断交。但我已无法完成这件事了,如果你老弟识时务,就劝你担当此任,在我还未死之前尽力帮助你。不久,任嚣就死了,临终前他把南海尉这个位置让给了赵佗。
赵佗当了南海尉后不久,大权独掌,专制一方,为他割据岭南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赵佗果然建立了“南越国”做起南越王来了。他在原任嚣城的基础上又扩大了一倍,筑成“赵佗城”。1974年在中山四路发掘出南越王宫署及御花园遗址4000多平方米,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掘及实施了保护性措施后,现已具备了对外开放的条件,可望在近年内,这座沉睡了二千多年的地下王宫及御花园将展示在游人的面前。
南越国5代历93年,汉武帝刘彻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派兵灭了南越国,以后复置南海郡,隶属交州治域(交州的治所在广信,即今广西梧州)。进人东汉末年,广州的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了,统治者不得不考虑将交州的州治迁来广州。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出现了吴、蜀、魏三国鼎立的局面,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吴国便将交州治所迁至番禺(今广州),在原赵佗城的基础上修筑城郭。由于交州刺史是步骘,于是便叫“步骘城”。此城东界在今仓边路,西达华宁里,北抵越华路,南至西湖路以北。为了加强对岭南的行政管理,吴国黄武五年(公元226年)交州广州正式分治,分合浦以南为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因为州治是从广信迁来,便取“广”字为州名,从此,“广州’的名宇诞生了。
公元904年刘隐为唐清海军节度使,据有今广东和广西。公元917年,其弟刘岩在岭南地区割据称帝,国号南汉.定都广州,有史以来第三次扩建城垣、铲平禺山,向南扩展,大建都城。同时遍筑离宫别院,在城西开凿西湖(又称“仙湖”,在今教育路南方戏院北侧),长500丈,地连南宫,又建洲于湖中,称“药洲”。湖中有瑰伟怪石九座,称“九耀石”。沿湖建有亭、楼、馆榭,风景秀丽。公元971年南